试题累积总量 :90
试题浏览总量 :1899
今日浏览总量 :9
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,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、连贯。(4分)
整齐美观的方块字,是中华民族独有的创造和文化遗产。它不仅仅是几千年历史传承的记录工具,① 。有了汉字,才有了唐诗的激情洋溢、宋词的婉转清雅、元曲的灵动俏丽;有了汉字,才有了张旭、王羲之等人洒脱俊逸字体的千古流传。随着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,人们似乎更愿意借助键盘和鼠标来沟通和完成工作,② 。人们的书写潦草、没有章法,横平竖直都难做到,更别提汉字固有的神采、韵味了。
阅读下面两个语段,完成17~20题。(共11分)
(一)余幼时即嗜学。家贫,无从致书以观,每假借于藏书之家,手自笔录,计日以还。天大寒,砚冰坚,手指不可屈伸,弗之怠。录毕,走送之,不敢稍途约。以是人多以书假余,余因得遍观群书。既加冠,益慕圣贤之道。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,尝趋百里外,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。先达德隆望尊,门人弟子填其室,未尝稍降辞色。佘立侍左右,援疑质理,俯身倾耳以请;或遇其叱咄,色愈恭,礼愈至,不敢出一言以复;俟其欣悦,则又请焉。故余虽愚,卒获有所闻。
(节选自宋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)
(二)文侯①与虞人②期③猎。是日,饮酒乐,天雨。文侯将出,左右曰:“今日饮酒乐,天又雨,公将焉④之?”文侯曰:“吾与虞人期猎,虽乐,岂可不一会期哉?”乃往,身自罢⑤之。
(节选自《战国策》)
注:①文侯:即魏文侯,战国时魏国国君。②虞人:掌管山泽的官。③期:约定。④焉:哪里。⑤罢:停止,取消。
17.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,不正确的一项是【 】(2分)
A.无从致书以观 致:得到
B.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假借:借。
C.录毕,走送之 走:跑。
D.色愈恭,礼愈至 至:到达。
18.把语段(一)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。(2分)
故余虽愚,卒获有所闻。
19.宋濂和魏文侯一为读书人,一为君王,虽身份各异,但二人却有着同一种美好的品德,是什么?请写出一句关于这种美德的名言(或写出一个典故)。(3分)
20.宋濂对老师的态度怎样?你认为我们是否应该向他学习?(4分)
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21~22题。(共4分)
泊秦淮
杜牧
烟笼寒水月笼沙,夜泊秦淮近酒家。
商女不知亡国恨,隔江犹唱后庭花。
21.“烟笼寒水月笼沙”一句渲染了 的气氛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。(2分)
22.“商女不知亡国恨,隔江犹唱后庭花”这两句是诗的主旨,意蕴丰富。请说说你的理解(2分)
任选一题作文。(50分)
(1)题目:心在更远处
要求:①除诗歌外,文体不限。600字左右。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、校名、地名。
(2)读下面材料,然后作文。
溪沆再走一步是江河,江河再走一步便是海洋;深秋再走一步是寒冬,寒冬再走一步便是暖春;挫折再走一步或许是失败,失败再走一步可能就是成功……
要求:①根据材料寓意,选好角度,自拟题目。②除诗歌外,文体不限。600字左右。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、校名、地名。
阅读下文,完成8~12题。(共15分)
父亲的树
①1978年,如同冬后的春初来乍到时,万物恍恍惚惚苏醒了,人世的天空也蓝得唐突和猛烈——忽然,农民分地了。农民们也就一边站在田头灿烂地笑;另一边,有人就把分到自家田地中的树木都砍掉了。
②田是我的了,那树自然也该是我家的私有财产。于是就都砍,抬到家里去。如果有一天政策变了脸,又把田地收回到政府的账册和手里,那至少家里还能留有一棵或几棵树。几天间,田野里、山坡上的那些稍大的可檩可梁的树木就都不在了。
③和别家田头都有树一样,我家的田头也有一棵比碗粗的箭杨树,笔直地立着。在春天,杨叶的掌声哗脆脆地响。当别家田头的树都只剩白茬树桩时,那棵杨树还孤零零地立着,像一个单位广场上的旗杆。父亲几次用手和目光去测量树的粗细和身高,知道把树伐下来,盖房做檩是绝妤的材料。可最终,父亲没有砍那树。邻居说:“不砍呀?”父亲说:“它还没真正长成呢。”
④就没砍。就让那原是路边田头长长一排中的一棵箭杨树,孤傲挺拔地立在路边上、田野间,仿佛是竖着的乡村人心的一杆旗,望着这世界,读着世界的变幻和人心。然而三年后,乡村的土地政策果不其然变化了。各家的土地需要调整和更换,我家的地就成了别家的田地了,那棵已经远比盆粗的杨树也成了人家的树。
⑤在杨树被划到人家田里后的第三天,父亲从那田头上过,忽然发现那远比盆粗的树已经不在了,路边只有紧贴地面白着的树桩。A.树桩的白,如在云黑的天空下白着的一片雪。父亲没说话,只看了一会儿那树桩,就朝远处我家新分的田地走去了。
⑥父亲离开人世后,我总是念念不忘那棵属于父亲的树。再后来,父亲入土为安了,他的坟头因为幡枝生成,又长起了一棵并不成材的弯柳树。树由芽到枝,由胳膊的粗细,到了碗状粗。山坡地,不似平地的土肥与水足,那棵树竟也能在岁月中坚忍地长。乡村的人多有迷信,以为幡枝发芽长成材,是很好很好的一桩事。那是因为人生在世有许多厚德时,上天才让你的荒野坟前长起一棵树。以此说,那坟前的柳树也正是父亲生前做人的延续和回报。每年上坟,家人都会把那弯树修整一下枝,让它虽然弯,但一样可以在山野荒寂中,把枝叶升旗一样扬起来。就这么过了二十几年后,那树原来弓弯的腰身竟然也被天空和生长拉得直起来,和二十多年前我家田头的杨树一样粗,完全可以成材使用了。
⑦我家祖坟上有许多树,父亲的那一棵,却是最大最粗的。乡村伦理中的人品与德行,原是可以在因果中对坟地和树木以给养的。今年正月间,80岁的三叔下葬时,我忽然看到父亲坟前的树没了,被人砍去了。B.树桩呈着岁月的灰黑色,显出无尽的沉默和蔑视。再看别的坟头的树,大的和小的一律被人伐光了。原来一片林似的密和绿,现在也都荡然无存、光光秃秃了。想到今天乡村世界的繁华和闹乱,想到路边一年四季竖着的收购木材的华丽的广告牌,想到我几年前回家就看到村头路边早已没了树木的荡荡洁净和富有,也就豁然明白了父亲坟头的树被人砍去的原委和因果。
⑧只是默默念念地想,时代与人心从田头伐起,最终就砍到了坟头上。
⑨只是想,父亲终于在生前死后都没了他的树,和人心中最终没了旗一样。
⑩只是想,父亲坟前的老桩在春醒之后一定会有新芽的,但不知那芽几时才可长成树;成了树,又有几年可以安稳无碍地竖在坟头和田野上。
(作者:阎连科。选自《散文选刊》,有删改)
8.本文围绕“父亲的树写了哪些事?(2分)
9.从文中两个画线句中任选一句,分析其表达效果。(3分)
我选 句,该句表达效果分析:
10.写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。(4分)
(1)当别家田头的树都只剩白茬树桩时,那棵杨树还孤零零地立着,像一个单位广场上的旗杆。
(2)只是想,父亲终于在生前死后都没了他的树,和人心中最终没了旗一样。
11.文中第⑧⑨⑩段均独立成段,简要分析其作用。(3分)
12.文中多处巧用对比,请分别找出来写在下面。(3分)
阅读下文,完成13~16题。(共13分)
独乐与独醒
①人生的朋友大致可以分成四种类型:一种朋友是在他欢乐的时候不会想到我们,只在痛苦无助的时候才来找我们分担。这样的朋友往往也最不能分担别人的痛苦,只愿别人都带给他欢乐,而他把痛苦都倾泻给别人之后,自己却很快忘掉了。这种朋友像河流,把一切自己制造的垃圾都流向大海。
②一种朋友是他只在快乐的时候才与人分享,却把痛苦独自埋藏在内心。这样的朋友通常能善解别人的痛苦,当我们丢掉痛苦时,他却接住它。他们有点儿像池塘,善于收藏别人和自己的痛苦。
③一种朋友是他不管什么时候什么心情都需要与别人共享,认为独乐乐不如众乐乐,独悲哀不如众悲哀。他永远有同行者,但他也很好奇多事,总希望朋友也像他一样,把一切最私密的事都对他倾诉。他们像波浪一样,总是一波一波涌上岸来,永远没有静止的时候。
④还有一种朋友,他不会与人特别亲近,他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,独自快乐、独自清醒;他胸怀广大、思虑细腻,带着一些无法测知的神秘。他们做朋友最大的益处是善于聆听,像大海样可以容纳别人欢乐或苦痛的倾泻,但自己不动不摇。由于他知道解决问题的关键,因此对别人的快乐予以鼓励,对别人的苦痛施以援手。这种朋友海纳百川,但不失自我
⑤当然,把朋友做这样的划分不是绝对的,因为朋友有千百种面目,这只是大致的类型罢了。我们到底要交什么样的朋友?或者说,我们希望自己变成什么样的朋友?
⑥朋友之间应该是心灵和精神的相通,不只是苦病的共担,更是快乐的分享。纪伯伦在《友谊》里有这样两段话:“你的朋友是来回应你的需要的,他是你的田园,你以爱心播种,以感恩的心收获。他是你的餐桌和壁灯,因为你饥饿时去找他,又为求安宁寻他。”“把你最好的给你的朋友,如果他一定要知道你的低潮,也让他知道你的高潮吧!如果只是为了消磨时间才去找你的朋友,又有什么意思呢?
⑦在农业社会,友谊是单纯的,因为其中很少有利害关系。在少年时代,友谊也是纯粹的,因为多的是心灵与精神的联系,很少有欲望的纠葛。工业社会的中年人,友谊常成为复杂的纠缠,“朋友”一词也浮滥了。我们很难和一个人在海岸散步,互相倾听心声;难得和一个人在屋里,谈一些纯粹的事物了。朋友成为群体一般,要在啤酒屋里大杯灌酒,在饭店里大口吃肉一起吆喝,甚至在卡拉OK这种黑暗的地方,唱着浮滥的心声。
⑧从前,我们在有友谊的地方得到心的明净,得到抚慰与关怀,得到智慧与安宁;现在,朋友反而使我们混浊、冷漠、失落、愚痴与不安。现在的朋友大都属于前三种,要找有大海胸襟的人就很难了。
⑨在现代社会,独乐与独醒就变得十分重要。所谓“独乐”是一个人独处时也能欢喜,有心灵与生命的充实,就是一下午静静地坐着,也能安然;所谓“独醒”是不为众乐所迷惑,众人都认为应该过的生活方式,往往不一定适合自己,那么,何不独自醒着呢?
⑩我们只有能独乐、独醒,才能成为大海型的人,在河流冲来的时候,在池塘水满的时候,在波浪推过的时候,我们都能包容,并且不损及自身的清净。
(作者:林清玄。选自《读者》2013年第6期,有改动)
13.在作者看来,朋友有哪几种类型?请各用三个字概括。(4分)
14.文章第⑥段引述纪伯伦的两段话,目的是什么?(3分)
15.简析第⑦段画线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。(3分)
16.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?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。(3分)